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市場上銷售的一次性紙杯主要有三類:
第一種是用白卡紙做的,主要用來裝薯條、爆米花等干燥食物,不能盛水;
第二種是涂蠟紙杯,這種杯子防水、厚實,但不能裝溫度超過40℃的食物;
第三種是“紙塑杯”,也就是外壁用一層紙,內壁涂了一層淋膜紙,以防水、防油,這種杯子是使用多,也是廠家生產數量多的。
這三種紙杯都應用專門的紙杯紙來制造。按規定,紙杯紙不能使用再生廢紙,不能添加熒光漂白劑。但業內人士透露,目前也有些紙杯廠使用的都是違反規定的回收紙。造紙廠為了降低成本,將廢報紙、廢紙箱以及廢棄書本低價回收上來,攪成紙漿,然后在里面加入大量的熒光漂白劑,使其顏色變白,還會加入一些工業用的碳酸鈣、滑石粉,以增加紙張的重量。
除了紙杯,還有紙碗、餐盒等,這些劣質一次性餐具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健康隱患。
嚴重的是,很多一次性餐具用添加了熒光粉等化學物質的紙張制成。回收的廢紙本身就有許多灰塵、細菌,而熒光物質一旦進入人體,可以使細胞產生變異,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。
其次,為了耐高溫,一次性餐具內部會用一層淋膜紙,制成紙塑餐具。按照標準,這層塑料膜應該選擇標準的聚乙烯,但一些廠商為了利益可能會使用工業用聚乙烯或者廢塑料,其中可能含有大量有害物質,特別是用熱水一燙,就會揮發出來危害身體。
一次性餐具上花花綠綠的圖案也可能成為危害健康的“潛在殺手”。比如,紙質一次性餐具上的油墨采用的是非食品級油墨,其中就會含有非常容易揮發的苯,有致癌隱患。而紙杯、紙盒子一個疊一個,上面的油墨很容易沾到內壁,進入消化器官,對人體造成傷害。
食品用蠟與工業用蠟對身體的危害有哪些?
01食品用蠟熔化后也可能致病
你可能這樣認為:既然是食品用蠟,那肯定對身體無害。冷飲杯上如果噴涂的是食品用臘,就不會對身體有危害。
食品用蠟產自生物體,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,脂肪,有機酸等,可用來給食物上光,保鮮,食品用蠟進入人體后,上述成分可以被人體消化吸收。一般情況下,人們不會一次攝入大量的食品用蠟,因此它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。但是,如果食用過多,則會對人體物質代謝和分解器官,如肝臟,腎臟等造成過重的負擔。
溫馨提示:建議大家不要為了貪圖方便而用冷飲杯盛熱水。也不要用涂有食品用蠟的冷飲杯盛放油性食物。
02工業用蠟是健康的殺手
工業用蠟一般是化工加工產品,主要成分是烷烴類物質,與我們熟知的汽油,液化氣等有相似之處,這類蠟可用于汽車打蠟上光,潤滑等。
工業用蠟對皮膚沒有損害,但不可食用。工業用蠟成分比較復雜,大多含有重金屬和化工原料,鉛、汞,砷等重金屬如經常食用,會影響人的記憶力和免疫功能,還可能出現貧血等癥狀。工業石蠟中含有超過衛生標準限量的致癌物質“多環芳烴”和“稠環芳烴”,長期大量食用會有致癌作用。
此外,工業用蠟對人體呼吸道易造成不良影響,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,使人容易患呼吸道疾病,如咽喉炎,氣管炎,肺炎等。
精心挑選 謹慎使用
鑒于市場上一次性紙杯存在標識不全等問題,專家指出,盡量少使用!如果的確要用到,則要學會購買和使用的方法。
按照相關規定,紙杯外面的印刷圖案應輪廓清晰、色澤均勻、無明顯色斑,但“杯口距杯身15mm內、杯底距杯身10mm內不應印刷”。另外,紙杯不應有異味,不能太軟。
遵循“一看二聞三摸”原則
看包裝,產品包裝上應注明生產企業的名稱、地址、生產日期、有效期等。對著光看,如果有雜質或者藍光,不要購買。
如果聞起來有刺鼻的氣味,或者摸著感覺軟,那就是劣質的。
在使用一次性餐具時,先拿開水燙一下,將水倒掉,讓紙杯中有害物質充分揮發。
注意區分冷飲杯和熱飲杯
冷飲杯和熱飲杯的區別在于制作過程中的一層“蠟”和一張“膜”。
在快餐店中,冷飲杯多是用來裝碳酸飲料和冰塊的,表面有一層食品用蠟。在0℃~5℃時,這種蠟非常穩定和安全,但是只要水的溫度超過62℃,蠟就會熔化,大量攝入會危害人體健康。
溫馨提示:建議大家不要為了貪圖方便而用冷飲杯盛熱水。也不要用涂有食品用蠟的冷飲杯盛放油性食物。